山外吹来的风_第34章 晨雾绕槐香,支书传讯忙。争言村运事,前路雾茫茫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34章 晨雾绕槐香,支书传讯忙。争言村运事,前路雾茫茫。 (第3/4页)

蜜还甜的滋味儿,那才是真正的幸福。”

    “咱要的那个家园,那就是个活脱脱的梦里水乡,没有那谁欺负谁,谁压着谁的事儿,大伙儿都是兄弟姐妹,一碗水端平,有福同享,有难同当。那地儿,没剥削,没欺压,抬头见的是青天白日,低头走的是康庄大道,心里头装的是满满的公平和正义,每个人都能活得有尊严。”

    “咱们庄稼人,虽说不识字几个,但心里头亮堂着呢。咱知道,这样的日子,得靠咱自己一锄头一锄头地刨,一滴汗一滴汗地换。可只要咱心往一处想,劲儿往一处使,那乌托邦,那乐园,就不是啥遥不可及的梦,而是咱脚底下实打实能走出的路!只要咱们团结一心,没有什么困难能难倒咱们!”

    “咱们得肩并肩,心往一处想,劲往一处使,用咱庄稼人的那股子倔强劲儿,还有那磨不烂的鞋底子,给咱的儿孙们攒下个亮堂堂的好日子。咱们得信,只要咱拧成一股绳,石头也能开出花儿来,啥难事儿到了咱这儿,都得低头认输!咱们就是要创造奇迹,让所有人都对咱们刮目相看!”

    “咱得干,不光是用嘴说,得用汗水去浇,用双手去刨,一锄头一锄头地挖出希望来。让后世的娃娃们说起来,都能拍着胸脯子骄傲,说他们的祖辈,为了能过上好日子,为了能有口自由的气儿喘,那是真豁出去了,啥苦都能吃,啥罪都能受。咱们要成为子孙后代的骄傲,让他们永远记住咱们的奋斗!”

    “咱们写下的这段故事,得是热乎乎、沉甸甸的,得让风都带着咱的味儿,吹到子孙后代的耳朵里,让他们晓得,幸福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,是咱一滴滴汗水换来的甘霖,是咱一次次跌倒又爬起,用血泪铸就的丰碑!让后人念着咱的好,记着咱的不容易,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。”

    正说得热火朝天呢,突然,一辆锃亮的小轿车 “嘎吱” 一声开了过来,那车在这满是泥土的村子里显得格格不入,就像一只白天鹅掉进了鸭群,又像一颗璀璨的星星掉进了泥坑。车门打开,下来一位穿着西装革履、戴着眼镜的年轻人,看着挺面生,像个从画里走出来的人,浑身散发着一种与村子截然不同的气息。他手里拿着个文件夹,径直朝我们走来。

    “请问,哪位是 [你的名字]?” 年轻人彬彬有礼地问道,那语气就像电视里的大老板,带着一种让人敬畏的气场。

    我愣了一下,赶忙迎上前去:“我就是,您是?” 心里头还直犯嘀咕,这是从哪儿冒出来的贵客?是不是来拯救咱们村子的救星呢?

    年轻人笑了笑,伸出手和我握了握:“您好,我是从城里来的,我们公司正在做一个乡村帮扶项目,听说了你们茅山涡村的情况,很感兴趣,想来实地考察一下,看看有没有合作的可能。这是我的名片。” 说着,他递过来一张精致的名片,那名片在阳光下闪着光,仿佛带着希望的光芒。

    我接过名片,心里又是惊喜又是疑惑,这会不会是咱们村翻身的一个契机呢?但这事儿来得太突然,会不会有啥隐藏的条件或者风险呢?我看了看乡亲们,大家也都一脸茫然,眼神里既有期待又有担忧,就像一群等待判决的犯人,不知道未来是福是祸。这突如其来的访客,究竟会给茅山涡村带来怎样的变数?村子的未来,再次被笼罩在一片未知的迷雾之中……

    正当我准备和乡亲们进一步商讨如何应对时,村里的老教师王伯匆匆赶来,他神色焦急,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,手里还拿着一份报纸,那报纸被他攥得皱巴巴的,仿佛承载着巨大的压力。“[你的名字] 啊,不好了!” 王伯喘着粗气说道,“我刚看到报纸上报道,附近几个村子都在搞大规模的开发项目,竞争激烈得都快打起来了。隔壁村为了抢项目,都已经开始拉横幅、喊口号了,还到处宣传他们村子的优势,咱们村这刚有点苗头,可别被比下去了呀!”

    一听这话,我的心猛地一沉,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仿佛又被浇了一盆冷水,还冒着滋滋的热气,感觉希望瞬间破灭。周边村子的竞争,外加这不知底细的帮扶项目,茅山涡村的前路愈发艰难,就像在荆棘丛里走路,步步都得小心,一不小心就会被刺伤。我们究竟该如何抉择,才能突出重围,让村子真正走上发展的快车道?未来的路,在迷雾中愈发模糊不清……

    正值晌午,夏日的骄阳仿佛要将整个世界点燃,毫无保留地把炽热倾洒在村里开阔的晒谷场上。那明晃晃的光线亮得有些刺眼,让人不自觉地眯起眼睛。场上密密麻麻地聚满了村里的男女老少,大家围成一个松散的圈,热烈地讨论着上头传来的发展项目,情绪高涨,面红耳赤,唾沫星子在滚烫的空气中肆意横飞,与弥漫着的尘土交织在一起,整个场景好似被罩上了一层朦胧的薄纱。

    就在众人各执一词、争论不休的时候,刘二麻子不知从哪个阴暗的角落里风风火火地冒了出来。他穿着一件洗得近乎发白、领口还破了个显眼大洞的汗衫,干瘦的胸膛随着剧烈的呼吸一起一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