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白话合集_第十二回 双宰辅畅谈俗弊 两书生敬服良箴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十二回 双宰辅畅谈俗弊 两书生敬服良箴 (第3/4页)

她们哄骗进家门,妇女们由于缺乏见识,往往会被她们坑害,要么被哄骗钱财,要么衣物被拐走。等到妇女察觉到她们的恶劣行径,又生怕声张出去被家长知道,大多只能忍气吞声,对她们的恶行予以隐瞒。这些还都是小事。最可怕的是,相处熟络、关系亲密之后,这些人肯定会想方设法制造奸情,以此作为从双方骗取钱财的手段。刚开始怂恿的时候,她们有的用美酒迷乱妇女的心智,有的用淫词艳语动摇妇女的内心;一旦妇女开始听进去她们的话,她们就会吹嘘某人无比豪富,或者夸赞某人容貌绝美。像哄骗妇女去庙里进香,引诱她们去朝山拜佛,手段五花八门。总之,这些人一旦施展手段,哪怕是再贞烈、再纯洁的女子,也难以逃脱她们的圈套。甚至还有男扮女装,暗中行奸骗之事,各种淫秽行径,不堪入耳。良家妇女因此失身的,数不胜数!幸好事情没有败露,也已经败坏了门风,吃亏不小;要是事情败露,女子的名节就全毁了,丑事传得人尽皆知,可家长却像聋子、瞎子一样,还被蒙在鼓里。这固然是因为妇女无知,但家长没能提前防范、加以教导,以至于自己被戴了绿帽子,也是咎由自取,又能怪谁呢?我听说《礼经》里讲:‘内室的话不传出家门,外面的话不传入内室。’古人对妇女的言语都如此谨慎,更何况三姑六婆这种在内外搬弄是非的人,怎么可能不引发事端呢?至于妇女抛头露面,去庙里朝山拜佛,其中的暧昧不明之处,更是不堪追问。要是明智的君子能洞察她们的奸计,在家中时常正言规劝妇女,把三姑六婆当作仇敌,凡事提前防范,不许她们进门,她们又怎么施展得了伎俩呢?

    “我还听说贵地有后母的说法。这类人对待前妻的儿女,都把他们视为祸根,百般折磨:要么让孩子干苦役,使他们劳累不堪;要么趁着孩子生病,故意拖延不医,让病情缠绵难愈;要么任由孩子挨饿受冻;要么经常打骂孩子。种种折磨,让孩子苦不堪言。孩子的父亲即便想爱护孩子,又怎么能时刻留意呢?这种情形,对儿女来说,简直就是第一黑暗地狱,贫寒家庭的孩子,受苦尤其严重。富贵人家的孩子虽然有乳母、亲族照管,不至于被过分折磨,但后母一旦自己生了儿女,为了独吞家财,就会处心积虑,在枕边进谗言,要么诬陷前妻的女儿不听管教,要么诬陷儿子忤逆自己这个晚娘,要么说孩子好吃懒做,要么说孩子胡作非为,甚至诬陷男孩有偷盗行为,诬陷女孩与人通奸,各种陷害手段层出不穷。这些年幼弱小的孩子,怎么分辨得清呢?一旦遭到拷打,只能哀号求饶,有的孩子因此被折磨致死,有的则忧愤而亡。历来死于后母之手的孩子,不计其数。无奈孩子的父亲一开始还会保护孩子,也懂得防范后母;但时间一长,谗言听得多了,就身不由己了;久而久之,染上了后母的坏习气,不但不能保护孩子,自己也渐渐对孩子下毒手。这样一来,除了后母,又多了个‘后父’。他们内外夹攻,对孩子百般凌辱。以至于‘枉死城’里,不知道增添了多少冤魂!这都是因为人心太软、耳根子太轻,只看重夫妻情分,却不顾父子恩情。看看大舜被父亲和后母设计,差点在修谷仓时被烧死,闵子骞冬天只能穿着用芦花填充的棉衣,申生遭到诽谤,伯奇背负冤屈,千百年来,人们一谈起这些事,无不为之痛心。处在这种情况下的人,看到这些前车之鉴,却仍然不留心在意,难道不可悲吗!”

    吴之和说:“我听说贵地向来有妇女缠足的习俗。刚开始缠足的时候,女孩子痛苦万分,抚摸着双脚哀号痛哭,甚至出现皮肤腐烂、肌肉溃败、鲜血淋漓的惨状。在这个时候,她们晚上睡不着觉,吃饭也难以下咽,各种疾病也随之而来。我原以为是这些女孩子有什么不肖之处,母亲不忍心把她们置于死地,所以用这种方法惩罚她们。谁知道竟是为了所谓的美观而设置的,要是不这样做,就不被认为是美。试问,鼻子大就把它削小,额头高就把它削平,人们肯定会说这是残废之人;为什么双脚残缺、走路艰难,却被视为美呢?就像西施、王昭君,都是绝世佳人,那时候她们又何尝把双脚削去一半呢?仔细推究缠足的缘由,这和制造淫具又有什么区别呢?这是圣人必定要诛伐的行为,贤者也不会认同,只有世上的君子都摒弃这种陋习,这种风气才能逐渐平息。

    “我还听说贵地的习俗,除了看相、占卜之外,还有算命、合婚的说法。当人们境遇不顺,希望时来运转的时候,偶尔推算一下,这也是人之常情;就算推算不准确,也没什么大碍。但婚姻这件事,关系到男女双方的终身大事,理应慎重对待,怎么能草率行事呢!如果要联姻,只要双方品行端正、年龄相貌相当、门第匹配,就是绝佳的姻缘,何必还要去推算呢?左氏说:‘占卜是为了解决疑惑,没有疑惑又何必占卜呢?’如果说一定要推算之后才能联姻,那在河上公、陶弘景创立命格学说之前,人们又是如何联姻的呢?命书怎么能当作绝对的定论呢?那些推算的人又怎么能保证毫无差错呢?尤其可笑的是,民间流传女命在北方属羊不好,在南方属虎不吉。这种说法不知道是什么意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