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七回 公孙阏争车射考叔 公子翚献谄贼隐公 (第2/4页)
东方渐渐破晓,孔父嘉无心恋战,夺路而逃。又遭遇高渠弥,双方再次激战一番。孔父嘉无奈,只得弃了乘车,跟随他的人只剩下二十多个,最后徒步逃脱。右宰丑则在混战中阵亡。宋、卫、蔡三国的兵车和士兵,全部被郑国俘获。之前三国掳掠的郑国郊外的人畜和辎重,也再次回到了郑国手中。(这都是郑庄公的妙计啊。)史官有诗赞曰:“主客雌雄尚未分,庄公智计妙如神。分明鹬蚌相持势,得利还归结网人。” 郑庄公夺取戴城,又兼并了三国的军队,大军凯旋而归,满载着战利品。郑庄公大排筵席,款待一同出征的将领们。将领们轮番举杯,为庄公祝寿。庄公脸上露出得意之色,举起酒杯,将酒洒在地上,说道:“我凭借天地祖宗的庇佑,以及诸位爱卿的力量,作战必定胜利,威名远扬,超过了上公,与古代的方伯相比又如何呢?” 群臣纷纷高呼千岁。只有颍考叔沉默不语。郑庄公目光炯炯地看着他。颍考叔上奏说:“主公的话有误!所谓方伯,是接受王命成为一方诸侯之长,有权专行征伐之事;命令一出,无人不执行,一呼百应。如今主公假托王命,声讨宋国之罪,周天子实际上并不知晓此事。况且传檄文征召各国军队,蔡国和卫国反而帮助宋国侵犯郑国,郕国和许国这样的小国,竟然公然不来。方伯的威严,难道就是这样的吗?” 郑庄公笑着说:“爱卿说得对。蔡国和卫国全军覆没,已经受到了小小的惩罚。如今我想要问罪郕国和许国,应该先攻打哪一个国家呢?” 颍考叔回答:“郕国与齐国相邻,许国与郑国相邻。主公既然想要以违抗王命的罪名攻打他们,就应该明确宣告他们的罪行,派遣一员将领协助齐国攻打郕国,再请齐国军队一同来攻打许国。夺取郕国后就归齐国所有,夺取许国后就归郑国所有,这样才不失两国共同作战的情谊。等事情结束后,向周天子献上捷报,也可以蒙蔽四方的耳目。” 郑庄公称赞道:“好!就按照这个顺序依次行事。” 于是,郑庄公先派遣使者将问罪郕国和许国的事情告知齐侯。齐侯欣然应允。齐侯派遣夷仲年率兵攻打郕国,郑国派遣大将公子吕率兵协助,大军直逼郕国都城。郕国人大为惊恐,向齐国求和,齐侯接受了。随后,齐侯派遣使者跟随公子吕来到郑国,询问攻打许国的日期。郑庄公约齐侯在时来这个地方会面,转而请求齐侯去邀请鲁侯一同参与此事。这一年是周桓王八年的春天。公子吕在途中生病,回到郑国后不久便去世了。郑庄公悲痛万分,哭着说:“子封去世,我就像失去了右臂啊!” 于是,郑庄公优厚地抚恤公子吕的家人,录用他的弟弟公子元为大夫。当时正卿的职位空缺,郑庄公原本想用高渠弥。世子忽秘密劝谏道:“渠弥贪婪且凶狠,并非正直之人,不可委以重任。” 郑庄公点头表示赞同。于是,改用祭足为上卿,代替公子吕的职位,任命高渠弥为亚卿,这些暂且按下不表。 到了夏天,齐国和鲁国的两位国君都来到时来,与郑庄公当面商定出兵日期。约定在秋七月初一,在许国境内会合,两位国君领命后便各自回国。郑庄公回到郑国,大规模检阅军马,选择吉日在太宫祭告祖先,然后在教场聚集诸位将领。郑庄公重新制作了 “蝥弧” 大旗,将其竖立在大车之上,用铁环固定。这面大旗用锦缎制成,锦缎面积一丈二尺,上面缀有二十四个金铃,旗上绣着 “奉天讨罪” 四个大字,旗竿长三丈三尺。 郑庄公传令:“有能单手握住大旗,并且行走自如的人,就拜他为先锋,还将赐给他辂车。” 话还未说完,队伍中走出一员大将,只见他头戴银盔,身穿紫袍金甲,生得黑面虬须,浓眉大眼。众人一看,原来是大夫瑕叔盈。瑕叔盈上前奏道:“我能握住这大旗。” 说着,他单手拔起旗竿,紧紧握住。向前走了三步,又向后退了三步,然后仍然将大旗竖立在车中,气息平稳,丝毫不见气喘。军士们见状,无不高声喝彩。瑕叔盈大声喊道:“车夫在哪里?为我驾车!” 他刚要谢恩,队伍中又走出一员大将,此人头戴雉冠,用绿锦束发,身穿绯袍犀甲,大声说道:“握住大旗行走,不算稀奇,我还能舞动它呢。” 众人上前一看,原来是大夫颍考叔。车夫见考叔口出狂言,不敢上前,只好站在一旁观看。只见考叔左手撩起衣服,右手打开铁环,从背后倒拔那大旗。他纵身一跳,那旗竿便已拔到手中,接着他迅速用左手搭住,顺势转身,用右手托起大旗。大旗在他手中左旋右转,如同舞动长枪一般,呼呼作响。那面旗卷了又舒,舒了又卷,围观的人都惊得目瞪口呆。郑庄公大喜,夸赞道:“真是虎将啊!应当授予你这辆车,任命你为先锋。” 话还没说完,队伍中又走出一员少年将军,只见他面如傅粉,唇若涂朱,头戴束发紫金冠,身穿织金绿袍,指着考叔大喝道:“你能舞旗,难道我就不能吗?这辆车先给我留下!” 说着,便大踏步走上前。考叔见他来势汹汹,一手握住旗竿,一手挟着车辕,如飞一般跑开了。那少年将军不肯罢休,在兵器架上拿起一柄方天画戟,随后追出教场。眼看就要